Monday 21 March 2011

天網逆緣

貌不揚的 Matt Damon 和並非一級美女的 Emily Blunt 都是近年我比較喜歡的演員。他們有份主演的電影,一般都考慮要不要去看。對於演員,暫時還沒有哪一個的魔力大得他/她拍什麼我就看什麼。但買票看《天網逆緣》(The Adjustment Bureau),基本上是為了支持兩個主角,蓋從片名到海報,從題材到造型,這電影的吸引力都很普通。

故事說雙親和哥哥早喪的 David(Matt Damon 飾)是政壇新星,也曾有過年少輕狂的日子。David 邂逅舞蹈演員 Elise(Emily Blunt 飾),迅即燃起難以言喻的愛慕。然而,在兩人背後,就有一個神秘而龐大的「集團」要把兩人拆散,因為那是「集團」替兩人制訂的命運所不容許的,一旦破壞,會產生難以想像的連鎖反應。輾轉之間,David 知道了這個 Adjustment Bureau 的存在和操作,經過一輪掙扎,還是決定要反抗「命運」……

如果萬事皆有命數,一切只能按照宿命進行,倒不希望每個早已寫好的「故事」乃如本片(或原著小說)所描寫,由一群紕漏百出、充滿人事政治的執行者去監控,沒有完全超然物外的力量和形相。

沒有讀過 Philip K. Dick (1928-82) 的原著短篇故事《Adjustment Team》或他其餘任何的作品,而我本來就缺乏想像力。如果《天網逆緣》是想探討命運和人的自由意志,選擇把焦點放在男女感情之上,未免太片面了吧。對於兩個主角,劇本只集中描寫 David 的想法,忽略了 Elise,也不恰當。在 David 和 Elise 最初的兩三次相遇中,Elise 的聰慧、幽默、獨立顯然是吸引 David 的特質。電影卻沒有深入描寫 Elise 對「命運」的看法。更諷刺的是,David 的性格似乎還不如 Elise 突出。觀眾對 David 看得最清楚的就是他深受 Elise 吸引,寧願放棄一切,對抗「集團」,要抱得佳人歸。影片把 David 塑造成一個情聖,卻沒有說明他有什麼過人的才華,足以在政壇上有巨大作為。

說 David 是情聖,也因為最初 David 把兒女私情放下,並不是他知道本身的命運而戀棧權位,放棄愛情,而是他曉得 Elise 也可以有一番作為,但要是兩人走在一起,Elise 追尋的理想便(可能)會化為烏有。所以說,我覺得《天網逆緣》更像愛情片多一點。

Matt Damon 和 Emily Blunt 演出平穩,卻也沒有太多很值得一談的地方。硬要說一點,就是 Emily Blunt 為了 Elise 一角練習過跳舞一段時間。但跟 Natalie Portman 在《黑天鵝》(Black Swan) 的演出和訓練相比,似乎又不算什麼。配角之中,演「集團」監察員的 John SlatteryTerence Stamp(1965 年憑電影《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 奪得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比較突出。前者拍過不少電影,但近年在美國的大熱電視劇《廣告狂人》(Mad Men) 擔演要角,才讓更多海外觀眾留下印象。演資深監察員 Thompson 的 Terence Stamp 氣度不凡,影片末段的所謂高潮很大程度是由他所帶動的。

以科幻方式來表達神的安排,表面聽來有點意思,但如前述,故事描述的遊戲規則實在兒戲,加上一個老套且一廂情願的結局,要不是前半齣戲節奏緊湊,片子又不是太長(106 分鐘),老早睡在電影院裏了。不過,想深一層,原著於 1954 年發表,任早已仙遊的 Philip K. Dick 想像力再豐富,故事難免有那個年代的思想影子。編導在半個多世紀後始將作品搬上銀幕,或者改編原著時更大刀闊斧,才能讓影片更具時代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