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 April 2009

HKIFF 2009 之 7:孔夫子

十個人說我會看《孔夫子》,十個人都會馬上露出(帶點)吃驚的表情。黑白殘片並不可怕,要是香港的免費電視頻道仍然像多年以前,每天早上和凌晨都播映黑白華語老電影,說不定我會天天讀節目表,忙於把有名的殘片錄影重溫、保存。

《孔夫子》未映,香港文化界不少人已經在文字媒體撰文推介。打動我的不是影片的人文意義、歷史意義,而是失而復得,電影保育人員費神花勁去做收復的誠意。任何對文藝有興趣的人都曉得,藝術作品的創作、製造、推廣、保存同樣耗費心力。就算片子不好看,花 30 塊和 100 分鐘去給予這個項目的工作者一點支持,絕對值得。加上每名觀眾都獲贈一本 60 頁的特刊,實在十分「划得來」(新一期電影節《影訊》說將有《永遠的英瑪褒曼》場刊在同名專題的各場放映中派發,太好了。要是市川準安東尼奧尼的專題也有場刊更棒)。

《孔》本有 10 卷底片,電影資料館收到的捐贈本只有 8 卷,當中有兩卷是有損壞的,主要是在聲音方面,所以放映時這兩卷是無聲的。昨晚放映的《孔夫子》片長 88 分鐘,再加上散碎的 9 分鐘片段,共 97 分鐘。電影資料館請專人考證,在無聲的部份補上了說明的中、英文字幕,幫助觀眾理解內容。

說《孔夫子》是一齣視野獨特,富有責任感的電影,是因為導演選擇了半文言的對白,採形式主義手法拍攝,並揉合中國傳統美術觀。影片以孔子其人和孔子聖人兩個不同角度來詮釋孔子。在 21 世紀的今天,中國經歷了抗戰、內亂、文革,如今新儒學在內地重新興起,再看《孔夫子》,別具意義。

開場前,導演費穆的女兒歌唱家費明儀女士和影片監製之一金信民的女兒金聖華教授上台致辭。後者在公事上有聯繫,早聽說她參與跟《孔》有關的活動,卻不曉得原來她跟片子有這樣的淵源。從兩人的講辭,進一步知道此片當年有計劃在美國公映,所以原來片上的字幕是中、英對照的。在 1940 年,有這樣的製作規模、視野,確實不簡單。當時「影壇長青樹」李麗華剛出道,她拍《三笑》用了 6 天,而《孔夫子》拍了一年。當年一齣電影平均成本是 8000 塊錢,《孔夫子》花了 16 萬。一路看戲,文戲以外,還有一些武打場面,加上一些朝廷、祭天的戲份,有廠景,也有外景。除了節奏較慢外,場面調度、拍攝規模、服飾、佈景製作,可跟 1960 年代的香港國、粵語電影媲美,有些細節甚至更精緻,例如投井自盡,演員跳進洞裏,兩秒後有水濺出井口。再看《孔》片拍攝時,上海以至世界的政經局勢,就明白為什麼它是「經典」,這次奇蹟般重現人間,令這麼多文化界人士樂於替它貼金。

故事背景是春秋末年,主要說孔子帶着門弟子周遊列國,在魯、齊、衛、受困陳蔡等經歷都有講述。孔子的其中三個門生子路子貢顏回的戲份比較多。「奸角」中算魯國的陽貨最突出。

《孔夫子》沒有完全把孔子神化。到了片末,孔子和得意的門弟子都無法撥亂反正,在亂世中伸張正義,勸導權貴,救黎民於水火。套於現世,也總有人說,抱持仁義道德者,固守不合世道的言行,或不懂「變通」的話,一樣無法得展抱負甚至安身立命。

本片導演費穆在 1950 年代初英年早逝。他執導的《小城之春》幾年前評為華語電影 100 年來的最佳電影,開啟了中國詩化電影的先河。看《孔》前,卻沒怎麼刻意讀費穆的資料。

這一次看《孔夫子》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觀影經驗。

4 comments:

  1. I am so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this later this month. Thanks for the synposis.

    ReplyDelete
  2. 睇了資料後,然後看戲就唔會有「confusion」。

    ReplyDelete
  3. 我也有看這場孔夫子啊(我學生價, 15元, 更抵, 沒理由不看吧? :P)
    雖然不太習慣那個時代的電影 但感覺還算不錯
    尤其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專程去到文化中心看電影
    很感動 他們曾幾何時亦是熱愛電影的人
    奈何現在已沒甚麼電影是為他們拍的了

    ReplyDelete
  4. galaxy:
    雖然我說節奏慢,但其實不難看,而且不熟悉孔子的,也該不會一頭霧水。

    caleb:
    上年紀的觀眾比例挺大的,看見周圍的都比我年長就知道,哈哈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