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7 April 2010

HKIFF 2010 之 16:大都會(35 毫米修復版)

於《大都會》(Metropolis) 這齣於 1927 年首映的名片,八十多年來關於它的評介文章多如天上繁星,故不打算重複故事情節或點評拍攝手法。有興趣的話,網上或圖書館的資料夠你看八十多個星期。

錯過了排場豪華的「《大都會》終極修復版 x 香港小交響樂團」影音盛宴,改到電影資料館看「35 毫米終復版 x 鋼琴伴奏」原味佳肴。兩個版本的電影內容是一樣的,但配樂格式有別。然而,影片最初公映的時候,Gottfried Huppertz 所譜的配樂是以鋼琴為主,加上 35 毫米版本其實是把「終極修復版」播放的數碼錄像移印菲林之上,所以我說票價一律 80 元的「35 毫米修復版」是原味之作。

幾年前已經買了《大都會》的 DVD,但顯然看完最新的修復版,把散佚多年的內容重新收進影片中,幾乎把電影還原最初的版本,手上那張 DVD 已經失去了大半的價值,值得看的就是收錄的製作特輯吧。

83 年前的電影,今天看來依然前衛。故事題材毫不過時,拍攝規模、內容設計都是令人驚奇地貼近今天的社會環境,例如 Metropolis 的主腦 Fredersen 跟工人主管以視像器材對話,工人被資本家剝削,還有片中的城市(模型)設計可說是後來的科幻主義電影重要的靈感泉源等。

儘管題材前衛,設計劃時代,《大都會》部分情節頗有宗教色彩,例如女主角名叫 Maria(聖母瑪利亞),又提到巴別塔 (Babel)、七宗罪,還有電影題旨「智慧與勞力需要心靈作為中介」。但我認為《大都會》的宗教符號只是一串比喻的手段,企圖通過大部分人知道的形而上語言去闡釋電影作者的意圖。《大都會》的製作成本和規模龐大、拍攝技法優異之外,導演這個顯得溫和、理性的(溝通)主張顯然容易讓更多觀眾接受。

以前看(黑白)默片,不懂得欣賞演員的技巧,一味取笑銀幕中人誇張、老套。後來才開始體會所謂默片演技是怎麼回事。《大都會》的幾個主要演員都交出了亮麗的演出,其中以 Brigitte Helm 最搶鏡,她一人分飾主張和平的善良幼兒教師 Maria,以及受野心發明家控制而存心煽動工人和城市居民情緒的女機器人。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是一流的。她也讓我聯想起曾經讓歐洲影評界驚為天人的民國時代著名默片女星阮玲玉

《大都會》是偉大的經典,它從來不入選英國《Sight & Sound》雜誌的十大電影之列,卻無損它的崇高地位。這次加上了來自德國的 Eunice Martins 精準的現場伴奏,該是我一生難忘的觀影經驗之一。



今日稍後貼出:《團圓》

2 comments:

  1. 哎吔吔!豪華版買唔到飛,原味版直頭唔知有回咁事添!

    ReplyDelete
  2. 猛然記起錯過了豪華版之際,不經意在網上看到有人提起原味版,再發現訂票手冊的內襯頁 (inside front cover) 原來都寫了,才連忙訂票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