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6 January 2013

浪蕩青春

Random House 旗下 Modern Library 出版社的編輯小組於 1998 年選出的 20 世紀英文小說 100 強中,《On the Road》名列第 55 位(名單按此)。1999 年,《亞洲週刊》也搞了一個「20 世紀中文小說 100 強」(名單按此)。當年我拿這兩張書單去找,有些書在香港真的很難找。之後三四年,陸續收集了兩個榜單上一百多本作品。別問我讀了多少,圖個收藏便是。

對《On the Road》留下印象,是因為作者 Jack Kerouac 有點明星相。事實上,當年他曾經親自寫信給 Marlon Brando,希望將小說拍成電影,由對方飾演書中的「萬人迷」Dean Moriarty(即現實中的 Neal Cassady),Kerouac 則演回自己在小說中的化身 Sal Paradise。大明星始終沒有回信,電影計劃也因為 Kerouac 的經紀人索要很高的版權費而泡湯。直到 1979 年,Francis Ford Coppola 買下版權,在之後差不多三十年對這小說依然不捨不棄,遇上拍過《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 和《哲古華拉少年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的巴西導演 Walter Salles,才終於成事。然而,較諸 Walter Salles 那兩齣有名的舊作,《浪蕩青春》(On the Road) 實在拍得單調乏味(片長還達 140 分鐘),直到結尾才有丁點滄桑戲味。

小說《On the Road》的很多情節取材(或靈感來自)於作者 Jack Kerouac 的親身經歷,書中的角色都用化名了。故事背景是二次大戰之後,美國社會有很多跟意識形態有關係的不安因素,像冷戰、麥卡錫主義等,這小說就反映出當時美國年輕一代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形態。

Kerouac 一鼓作氣寫完《On The Road》,有人問他怎麼形容呆在紐約的時髦青年,他脫口說出「Beat Generation」,中文可譯作「敲打的一代」,借爵士樂「敲打」的節奏去形容這一代打破常規,但後來更多人譯作「垮掉的一代」。這些年輕人拒絕主流的生活方式,追求個性自我表現、欣賞現代爵士樂。每當說起垮掉的一代,總不免提及性、毒品和爵士樂,並通過尋求極度興奮的迷幻生活企圖得到滿足和解脫。

知道這些背景,看《浪蕩青春》時會輕鬆一些,少打一點瞌睡(多少因為前一天晚上連看了兩齣電影,然後第二天還得過海去看這戲九點鐘的早場)。

電影順時序展現 Sal Paradise(Sam Riley 飾)自己和他跟朋友的浪蕩旅程,最初純粹是霎時衝動,後來和朋友經歷多番離合,逐漸看透人生。《浪》片的一段段旅程拍得平鋪直敘,沒有驚喜。許是造型和題材的關係,主角起用新晉演員,倒沒有營造出什麼青春明星的感覺。

基本上,演員算是盡力而為,努力表現出不覊的一面表露,但大多不夠風味,只有飾演 Dean Moriarty 的 Garrett Hedlund 在外形和氣質上有點看頭。事實上,Dean 才是電影的核心人物,長最好看,同時也最放肆,最風流,最濫交,同性異性都睡。翻查資料,Dean Moriarty 的原型 Neal Cassady 有跟同性發生性關係的長期歷史,Neal 有可能是雙性戀(甚至同性戀)者。女角方面,Kristen Stewart、Kirsten Dunst,還有客串的 Amy Adams 都沒有太多或太好的發揮。

小說的故事雜亂,沒有明確的結構,電影劇本做了不少的整理。Sal 為寫小說而上路,內心矛盾,性格不如 Dean Moriarty 那麼貫徹始終。全片最教人「感觸」的一幕,大概是 Sal 和 Dean 在紐約街頭最後一次見面,活像是在兩個世界的人,那很可能是因為 Sal 在 旅途中病倒,Dean 卻離 Sal 而去,令 Sal 感到失望,電影(小說)從而猛然回歸「現實」,彷彿見到作者(男主角)在反思生活。

對於生活,我從來欠缺熱誠和浪漫,該不會像 Sal/Kerouac 那樣踏上(一趟又一趟的)自我發現之旅。浪蕩只會讓我更加耽於逃避,連僅餘辨別方向的光線都抹煞,很快便會寂寞到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